用户应用技术支持
发布时间:2017/2/28 17:51:21
一、装卸
1、 卸车时推荐使用行车或者吊车,不要使用叉车以损伤板材表面和边部,更要避免直接倾翻的卸车方式。
2、 吊卸时请选用正确的吊具和方法,防止损伤不锈钢复层。
3、 放置时不锈钢面朝上,板子之间用木质其它软垫块隔离。
二、加工
1、不锈钢复合钢板的剪切和坡口加工应尽量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剪切时不锈钢复层应朝上,剪刃保持良好状态,钝剪刃会造成板材边部撕裂。
2、复合板的下料和坡口加工可以采用等离子切割,切割时不锈钢复层朝上,反向切割会造成边部出现坑洞等残缺。无论任何情况下应禁止使用氧乙炔火焰切割。采用上述方法下料时,均应留有适当的加工余量。
3、对复合板进行折弯、卷筒、封头加工等作业前,应认真清理复合板和加工设备表面,避免硬物硌伤板材表面。
三、焊接
(一)接头形式
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接头主要采用对接和角接两种型式。常用对接接头和角接接头的坡口型式及尺寸见图1和图2.
(图一对接)
(图二角接)
焊接坡口一般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制成。若采用等离子弧切割加工坡口,则应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层和过热层。坡口及其两侧各20mm范围内应用机械方法及有机溶剂进行表面清理,清除表面的油污、锈迹、金属屑、氧化膜及其他污物,复层面距离坡口100mm范围内应涂防飞溅涂料或其它有效?;し绞?。
(二)焊件装配
1、厚度相同(基层和复层厚度均相同)的不锈钢复合钢板焊件的装配应以复层表面为基准,其错边量不应大于复层厚度的1/2且不应大于2mm。厚度不同(或复层厚度不同,或基层厚度不同,或两者均不同)的不锈钢复合板材焊件的装配基准,按设计图样的规定执行。
2、注意对复层的表面质量?;?,应采取适当措施,避免在复层上焊接工卡具,工卡具应焊在基层一侧,更不要在复层表面随意引弧、焊接卡兰、吊环以及临时支架等。
(三)焊接
3.1 焊接方法
基层的焊接,宜采用焊条电弧焊,埋弧焊和二氧化碳?;ず?。复层及过渡层的焊接,宜采用钨极氩弧焊、焊条电弧焊、气保焊,也可采用能保证焊接质量的其他焊接方法。
3.2 焊接材料
选用的焊条,焊丝,焊剂等焊接材料,除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规定。常用焊接材料的选用,参见表一,允许采用能保证接头性能的其他焊接材料。
表1-1常用不锈钢复合板过渡层及复层焊接材料的选用
表1-2 常用不锈钢复合板基层焊接材料的选用
|
未列出牌号的其他不锈钢复合钢板,其过渡层焊接材料的选用,应符合异种钢焊接的选材原则,保证复层与基层及其焊缝之间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及符合要求的金相组织。
3.3焊接工艺规程
焊前应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及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等,制定出焊接工艺规程。焊接施工应遵守焊接工艺规程。
3.4 焊接工艺参数
产品焊接工艺参数,可根据焊缝的具体情况,技术要求,焊接方法及焊接工艺评定的参数,有施工单位自行确定。原则上应采用较小的焊接线能量,避免焊件的过热。
3.5 焊接程序
3.5.1 焊接时,宜先焊基层,经清根及规定的质量检验项目检验合格后,再焊过渡层,最后焊复层。
3.5.2 若不能按上述程序进行焊接时,也可以先焊复层,再焊过渡层,最后焊基层。但在这种情况下,基层的焊接,宜用性能不低于过渡层焊接的奥氏体焊条或焊丝。
3.5.3 基层的焊接
焊接基层时,其焊道不应触及和融化复层。先焊基层时,其焊道根部或表面,应距复合界面1mm至2mm。是否采取预热措施,视基层厚度,钢种及结构等因素而定。
3.5.4过渡层的焊接
焊接过渡层时,应采用较小直径的焊条或焊丝及较小的焊接线能量。过渡层的厚度应不小于2mm。
3.5.5复层的焊接
复层焊接表面,应尽可能与复层表面保持平整、光顺。对焊接缝的余高,应不大于1.5mm。角接焊缝的凹凸度及焊脚高度,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规定。对奥氏体不锈钢,其道间温度不高于100度,并尽可能采用较小的焊接线能量。多层多道焊时,应清除前道焊缝表面的熔渣和缺陷等。
3.5.6焊后热处理及焊接残余应力的消除
焊后热处理按设计要求进行。焊接残余应力,可采用热处理或机械方法消除。当采用热处理时,宜在过渡层焊接之前进行。当复层不锈钢有晶间腐蚀倾向时,应注意敏化问题。
3.5.7焊后清理及处理
焊后应清除焊件表面的焊渣,焊瘤,飞溅及其它污物。有耐腐蚀要求的不锈钢复合板焊制的容器管道,其复层焊缝表面要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3.5.8焊接质量检验
不锈钢复合板构件的焊接质量检验项目一般包括外观检验、无损探伤、力学性能试验、压力试验、晶间腐蚀倾向试验以及金相检验等,每个产品的检验项目应按产品设计图样和技术条件的规定执行。
3.5.9返修
当发现焊接接头有不允许存在的缺陷时,应将缺陷清除干净,并按有关返修工艺要求进行返修。
分享到: |